留愛家屬專訪篇—朱全斌老師憶與癌逝愛妻韓良露老師的相伴相惜

案例名稱:

朱全斌老師憶與癌逝愛妻韓良露老師的相伴相惜

案例狀況:
「她走的時候有人過來和我說很羨慕,一開始我會不理解為何身邊有人們會和我說羨慕,明明是失去一個摯愛的人,後來才漸漸理解,原來那句羨慕的意思是:我們活著的時候,尤其於我的太太韓良露而言,是有精彩美好的活過的。」
#留愛家屬專訪篇—朱全斌老師憶與癌逝愛妻韓良露老師的相伴相惜】
#愛,早已融入靈魂與心中
早在臉書就默默關注朱全斌老師的日常分享,漸漸才知道原來朱老師亦是美食評論圈裡的著名作家韓良露老師的先生,先前早已受訪、出書無數的他,隨著太太逝世至今七年過去,面對失親的傷痛,心境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了不同的轉變與體悟,從一開始的悲痛、困惑、逃避,再到釋然如常的學會感恩,朱老師說,走出失親的傷痛,很難說是在某一個moment(時刻),更像是一個漸進式的、與自己和解的過程。
1 (2).jpg
#逝者不再知,在世者練和解,學會接受留愛帶來的鼓勵,讓愛存心中
「病人繼續治療,很多時候又何嘗不是為了配合家屬呢...?現在回首當時陪伴太太的過程,我其實有些愧疚當時對其實已經不想治療的太太的自私要求,只因那時的我還沒準備好面對離別,身為家屬常常也會心急、甚至要本來就很痛苦想要放棄治療的太太再多按照醫生說的多練習自主呼吸、下床運動等等...卻忘了再多尊重一些病人本身的意願...」
1 (6).jpg
#如今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也曾經歷不願割捨的過程
電話那頭朱老師溫和平靜的分享起過往陪伴太太韓老師的過程心情,反思著自己身為家屬面對病人也曾因「關心則亂」的用力,深刻體悟到自己的不足,卻也明白世間並沒有什麼如果早知道…再多的遺憾,都是命運的安排…
「過去,我也曾痛苦過,我和太太都愛吃,深愛走訪遊歷世界,那時剛失去她的時候我也很迷惘,因為似乎走哪都有和她的回憶,走出失親傷痛的過程,於我而言,就好像電影的淡入淡出,是一個交融的過程,幫助我最多的就是抒寫,當然身邊的親友也都有陪伴,我其實滿訝異的是,最早我認識的許多朋友其實都是因為我太太韓良露的原因,本以為在她離開後,我會和那些朋友因此失去交集,卻沒想到我們的交集卻反而越來越深…但我也清楚我不能完全依賴他人的陪伴,畢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課題,更多的時候我在學會獨處,透過抒寫陪伴自己、去記錄自己和他人的緣分,自己和自己對話的過程用一個更客觀的方式去看自己內心…」
「有時太多的外人陪伴反而不一定能給自己內化的過程,所以還是要給自己一些獨處,在朋友陪伴之餘再多一點獨處學會愛自己」
憶起先前最後面對太太彌留時正因不捨的慌亂用力,朱老師說,在面對最後科學醫學的無法救治時,他也曾四處尋求民間治療與心靈的開導慰藉,甚至也請過民間能通靈的老師,幫助他在太太昏迷之際與太太對話。
「當時我曾求過太太,問太太能不能為了我再多撐一年,給我一年時間準備失去她,可太太並沒有答應我…聽起來也許很玄,後來我請民間師父幫我與昏迷的太太對話後,師父跟我說,他看見我太太的靈魂坐在一堵高牆上,太太告訴他,她很難受,很想要自由的跳出去,離開那堵高牆…」
後來沒過多久,那場靈性的溝通後韓老師便離開了,其實韓老師很早就有不舒服的症狀,但也因畏懼就醫,而拖延了一開始就能在良性時處理的治療,讓原先良性的子宮肌瘤漸漸變成惡性一發不可收拾…可至今再多早知道,都改變不了既定的現實…因此朱老師也鼓勵正值病痛的病友與家屬能盡早及時發現與治療,好好把握每個能陪伴的時光,也提前坦然的做好所有準備,及時行樂,留愛不留遺憾。
「如今回首這一切的發生,其實我反而覺得這或許就是最好的安排,雖然並無法知道當時若是另一個情況,有會有什麼樣的改變,可我其實很感激太太並沒有答應我再多撐一年,如果太太真的為了滿足我的自私痛苦的硬撐了,或許那一年我為了照護她進出醫院反而也失去生活品質,而且又有誰能保證,若真的多了那一年,我就真的能更好的處理好離別的課題呢?面對至親,我們太難不感性…」
朱老師溫柔的訴說著,對他而言他和太太都一樣,習慣透過抒寫和公開的方式來療癒自己、記錄成長,留下代表自己的精神。
「開始抒寫和公開後,我才發現原來還有好多人有著和我類似的經歷,他們因見到我和太太的故事來留言、私訊我,也和我傾訴、治癒著我,讓我知道我的分享,原來能帶給他人不少的鼓勵,不單單只是療癒我自己的過程而已…」
「所有人的相遇都有一個課程,把它想清楚就不會這麼哀傷,第一個要先接受,只是來的早晚的事情,跟這個人碰面的的課程,與他相遇後有沒有更進步改變什麼的…我透過文字把內心感受放到電腦螢幕上面去客體化,而不是藏著自己承受,學著去面對痛苦哀傷,敢於在別人面前承認自己的脆弱這件事很重要,因為平常社會化中習慣戴著面具去相處,也漸漸累積一些壓力,導致也許沒什麼大事也會有壓力,發現很多回饋正因為公開,不論是不是失親,有或任何的失去,那個哀傷的本質是一樣的,很多人其實沒有出口,但當他公開後也觸發他人共鳴…」
1 (3).jpg
1 (5).jpg
#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留愛是活過的痕跡也是新的啟程
朱老師說,他想,或許太太沒有答應他的先離開,其實也是想告訴他,太太的舞台已結束,想要讓朱老師繼續接棒,在天上看著朱老師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
淺笑著自己的性格和太太幾乎相反的朱全斌老師,回想著過往和太太韓良露老師的相處,如果用太陽和月亮來比喻,朱老師說韓老師就像太陽,是外放張顯的,而他則是月亮內斂的,可彼此都有屬於各自的魅力,相輔相成。
「讓自己不遺憾有句老話就是活在當下,太太57歲雖然走的很早,但幸福的是曾經我們都有好好生活過,因為相處時間很多所以關係很深,而且珍惜的是我們的相處品質都是很好的,這時候遺憾之情就很少,她喜歡做她自己的事,太太不是會犧牲自己的人,很照顧到自己的需要,所以享有不錯的人生。」
「跟相同處境產生連結、了解生命的本質,去了解它一定會發生,用更坦然的態度,通常會覺得哀傷,承受不住時可能是因為來自遺憾,比如有些事情跟對方說的話都還來不及,或者覺得對方很苦,為他的人生感受到有些遺憾,應該要向他表達和解來不及做才會產生觸動…如果內心沒有遺憾就不會常常觸動,所謂觸動就是哪個不捨之情,而我的遺憾,在出完書之後就和解了。」
#有時,不能幫對方承受痛苦,也是一種痛苦
陪病的照護過程,太多時後家屬因為著急而忽略了要尊重病人的意願這件事,回首後朱老師知道這都是一個過程,也很樂意用自己和太太的人生經歷鼓舞更多人,讓人生留愛不留遺憾,如今太太這一生和他相處的點滴都銘刻在他的心中,不管是觀念還是留下的文字、物件,更多的是精神,甚至在每個日常中因為太太韓良露老師過去的一份善良與溫暖,從身邊的親友回憶中再多獲得的回饋,都成為鼓舞朱老師繼續泰然生活的力量。
#也許我們一開始都需要透過緊抓著物件去療癒,會睹物思人,也因為不捨所以不願丟棄,但漸漸當留愛的物件內化成精神,那便是重生的開始。
後來的朱老師在送別98歲高壽離開的母親時,再一次面對至親的離別,反而更直覺的為媽媽感到高興。
朱老師說:「記得媽媽走之前,前三天每天都夢到耶穌,媽媽是很虔誠的基督徒,所以很喜樂,還視訊跟我說,覺得有耶穌的指引一點都不害怕…所以媽媽離開後我幾乎不太難過,反而覺得媽媽晚年過的太無聊,離開後靈魂可以有一個新的實現, #走的時候看的開,活著的人也能所有放下。」
最後,願此篇分享能帶給正經歷傷痛或迷惘的您再多一份鼓勵。
1 (4).jpg
圖/文提供: 朱全斌老師(經當事人同意使用)
-------------------
這裡是 #社團法人愛的延續公益協會—留愛專區,我們長期關懷癌症、重症、失智病友,輔導失親家屬長期陪伴撫平傷痛,期許透過各方病友、家屬的分享,鼓勵更多正歷經的夥伴,願每位病友皆能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度過生命的苦痛,願每位家屬皆能療癒失親的傷痛,若我們終將面臨離開,期許我們都還能在尚有餘力前,讓人生留愛,不留遺憾。
社團法人愛的延續公益協會,致力於為病患委託者「完全免費」的代為保存書信、物件,執行傳愛任務,在委託人指定時間內,將他們的愛在離世後也一樣能送達至指定親人手中,透過協會的公信力與每一次執行傳愛任務的用心,讓愛能不斷延續...
我們期待與歡迎,企業或個人能資助我們的公益理念,我們也將隨時配合簡報與理念說明。
#您的分享對我們亦是莫大鼓勵,讓愛能永不止息!
社團法人愛的延續公益協會本部粉專:
社團法人愛的延續公益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