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090311 中壢沈先生
H1090311 中壢沈先生
案例狀況:H1090311 中壢沈先生
#一家八口住廢棄餐廳
#父打臨工母休養
#孩子們是未來希望
H1090311案例
隱藏在中壢鬧區的小巷弄裡,與外面相隔咫尺的廢棄餐廳,門口堆放著廢棄已久的餐廳物品,一家八口就居住在餐廳裡的舞台上打著通舖,毫無任何遮屏一眼看清的空間,無處可以收納的衣物,只能一包一包到處堆放,幾乎沒有任何家電用品,整個屋內伴隨著零星昏暗燈光,雖然孩子們不知道父母苦撐的辛苦,但是孩子們一陣陣嬉鬧歡笑的氣氛,卻又像未來無窮的希望!
同樣39歲的案主夫妻,沈先生患有地中海貧血,經常需要輸血,去年因為結腸腫瘤手術,並裝有人工血管。沈太太農曆年前也才因為膽結石開刀,夫妻倆相繼因為開刀而繳不出房租,原有房東拒絕承租後,只能全家暫租沈先生打臨工的老闆廢棄餐廳裡!
夫妻倆育有六位分別9~17歲的孩子,沈先生先前從事送瓦斯工作,手術後體力大不如前,目前在盲人視障按摩店打臨工,幫助視障按摩師運送或外出採買。原先在工廠上班的沈太太,開刀及搬家後只能先在家休養,由於現在租處沒有任何電器用品,舉凡洗衣煮飯等等手工家事都比過去更加困難,為了節省開支,光這些家務就夠她繁忙!
一家每月雖有低收入戶資格補助一萬多元,但是打臨工的收入,加上少了太太的一份收入,一家八口的經濟更加拮据。居住在窗戶密閉又開闊沒有通風設備的餐廳裡,冬天只會特別冷,夏天又會更加悶熱的環境,放眼屋內除了一台飲水機跟兩個電鍋,沒有煮檯的設備,我們實在很好奇的聽著沈太太敘述著,如何用兩台電鍋一個煮飯,一個又如何用來燒菜,怎麼打理著八口三餐技巧!!!
不論物資或家用極度缺乏的景象,彷彿看到四,五十年前的生活景象,再次重現在繁華喧鬧的市區巷弄裡...
然而如此拮据的生活卻看不到一家淒苦的場景氣氛,當我們家訪詢問沈太太,沒有電視電腦的孩子如何打發,沈太太說著「陪伴就是最好的親子活動」!唯獨室內燈光真的太暗,加上沒有適合的讀書桌椅,較讓沈太太擔心。
家訪時,孩子們一條棉被或一個枕頭,就可以彼此開心的嬉鬧,雖然環境如此,但是父母用心努力經營,不因貧困沮喪的家庭教育,在孩子天真燦爛的笑容裡顯現無疑。也從這樣的笑容裡看到一家未來的希望,期盼社會善心的愛,能更滋潤這些社會未來的種子。











#一家八口住廢棄餐廳
#父打臨工母休養
#孩子們是未來希望
H1090311案例後續說明
我們持續關懷每個案例的後續
近日再次前往中壢一家八口案主沈太太的家分送物資,從夫妻倆的孩子們身上,我們感受到在沈太太那悉心陪伴的教導下,縱使環境清苦,孩子們依然保有且發自內心展現出來的良好教養!
探訪中一家人一接獲我們到來的訊息,除了忙於生計在視障按摩店工作的沈先生和在外打工的17歲長子外,沈太太和在家的孩子們便立刻同心的出來協助我們,將八口人的物資搬進隱藏在巷弄中廢棄餐廳的家。
孩子們合力分擔著物資的重量,看著他們心懷感恩不斷道謝、臉上洋溢著幸福知足的歡鬧模樣,讓我們心頭也是一陣溫暖與欣慰。
只見物資整理後大孩子就率先將好吃的、好玩的分送給年幼的弟妹,愛護弟妹的同時,也不忘感念母親辛勤的照料,在先徵詢我們可否拆封物資後,總先伸手遞出的要媽媽先嚐嚐看。
見到我們帶來的積木的較小孩子們,迫不及待的將積木搬至一旁玩耍,尤其熱愛繪畫的姐妹看見我們帶來的畫板,更是欣喜的與我們分享她平時的小插畫,愛不釋手的抱著討論我們帶來的畫板。
看著這樣的家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討論:既然生活貧苦又為何要生這麼多孩子?試問,難道要生孩子前,是否要先算命決定一生會否順遂後,再來決定該生幾個?
關懷案主沈太太一家時,也讓我們憶起在上一個年代的大家庭景象,在哪個經濟正在起飛、網路還不發達的時代,日子雖然清貧,可成長的過程,一家人的熱鬧與互相扶持的親密,那份溫暖的連結,就像案主一家八口,雖然六個孩子沒有電視,智慧型手機、電腦可娛樂,可在媽媽的耐心開導式教育下,反而更懂得知足,對比現今眾多生了孩子卻棄嬰或者虐待孩子的社會悲劇,案主夫妻倆對孩子的互動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與她亦母亦友的溫暖互動,看在眼裡的我們都覺得這樣的家庭充滿希望與活力,只要幫助度過眼下短暫困境,何愁社會未來不會將有良善新血注入。
先前也才經歷完膽囊切除手術、為了照料孩子無法正常上班的沈太太,也規劃著尋找家庭代工貼補家用,期許能在照料一群孩子的同時,多少能幫罹患地中海貧血又剛開完結腸腫瘤手術、不能太勞累的沈先生分擔一些家計。
六個孩子也懂事的分配幫忙打理家裡,雖然因為居住在廢棄的巷弄餐廳裡,沒有正常居家的收納空間,許多物品僅能先用垃圾袋打包看似凌亂,但整個環境在一家人盡可能的打理與維持下,還是保有著一份乾淨,不因環境而有一絲臭味。
這次的探訪讓孩子們欣喜的與我們分享更多他們平日生活互動的點滴,也讓我們聽著不禁會心一笑,深受這一家人溫馨又樂天的個性感染。大孩子更懂事的說,等自己再大一點,就可以幫爸媽分擔家計,媽媽總是提醒他們要愛護弟妹、互助互持,一家人要團結的教導,他們謹記在心。
我們由衷的期許這樣知足懂事的孩子們都能平安健康的長大,透過這個社會的「愛」滋潤這些未來的種子,讓他們能茁壯,也讓這個社會能更多一份希望與這般的美好!







#一家八口住在廢棄餐廳
#父打工母休養
#孩子是未來希望
H1090311案例後續說明
我們持續關懷每個案例後續
每次送物資補給來到中壢一家八口,孩子們總是來到巷口列隊迎接幫忙搬物資,開心嬉鬧當中孩子脫口家裡沒錢買菜,說已經連吃好幾天醬油拌飯,看著孩子們急著拆開食物餅乾彼此餵食,但是又沒有絲毫淒風苦雨的氣氛,輪流把玩著我們帶去的玩具,樂天知命的歡樂態度,反而激勵著他們充滿著希望的未來。
隨著疫情影響沈先生打工的視障按摩院生意,沈先生盡量拉長工作時數,也因疲累和地中海貧血而再次急診入院,為了家計沈太太不顧休養提前外出工作,但是應徵幾份論件計酬的收入都不是很理想,又不好意思提前跟我們索取物資,所以只能連續幾天讓孩子們吃著醬油拌飯.....
關於我們會提供搬家所需承諾,沈太太考量每月房租壓力,希望先讓她跟先生工作穩定後再來尋找,我們評估後也認為先穩住收入,才能讓搬家後給孩子穩定的生活。
雖然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家八口在廢棄餐廳生活的情形,沒有電視,電腦,手機的孩子們,總能想出一些充滿創意的遊戲自娛,或是開心的跟我們介紹平時兄弟姐妹如何相處的點滴,喜歡唸書的大妹跟二妹跟我們詢問有否英文小說,或者相關英文書籍,面對孩子好學的請求,我們當然樂意提供,在這樣求學的年紀,還有什麼請求會比這樣的求知願望更值得鼓勵。







#一家八口住在廢棄餐廳

















